仪征工业视觉镜头 周刊你|光影定格,时光的味道!镜头里的辉煌纺织四十年(上)

小编 2025-05-01 行业应用 23 0

周刊你|光影定格,时光的味道!镜头里的辉煌纺织四十年(上)

镜头里的

辉 煌 纺 织 四 十 年

崔小曼/图片编辑与文字说明

(图片来源:中国纺织摄影协会)

时光的味道

光影定格

为纪念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对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40年进行总结,首届丝路论坛系列活动期间举办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及图片展,通过一场视觉盛宴回顾纺织服装行业40年发展历程。

此次展出的优秀摄影作品及主题图片突出反映了纺织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包括重要历史事件、文化活动、英模人物、优秀企业等。

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行业开始扩大生产能力,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促使国民穿衣问题尽快得到改善。图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门口。(中国纺织博物馆提供)

2. 为提高产量,工人们在原有的生产能力基础上,大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操作比武,全国上下职工向劳模学习,参加劳动竞赛的热情十分高涨。图为西北三棉织布操作选拔赛现场。(西北三棉提供)

3. 80年代,中国纺织工业加大纤维生产量,随着仪征化纤、平顶山帘子布厂、上海金山石化二期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入建成,中国纺织生产连年大幅度增加,彻底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图为1978年6月上海金山刚投产的涤纶纺丝车间。(上海金山石化提供)

4. 产品质量高了,花色品种多了,人民的衣着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图为1980年国内成立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摄影:李维良)

5. 1983年全国取消了实施近30年的布票供应,这标志着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图为1981年南京西路全国第一张灯箱广告。(摄影:李维良)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纺织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推行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促进纺织生产。图为无锡一棉员工观摩责任分工竞赛结果。(无锡一棉提供)

7. 80年代中期,乡镇纺织企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些乡镇企业不仅为中国的纺织工业增添了活力,还成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图为1986年江苏阳光公司成立。(江苏阳光集团提供)

8. 上世纪80年代,新型纺织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其间,华东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

9. 1985年,为加快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纺织工业部制定并实施了《1985—1987技术改造三年实施计划》和《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计划》。图为无锡一棉1987年技术改造验收现场。(无锡一棉提供)

10. 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国外服装设计师的目光,也促使很多国外企业将投资的目标转向中国。图为日本服装设计师小筱顺子首次来北京举行发布秀,演出后小筱顺子(中)与当时的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右)合影留念。

11. 1992年秋,北京鼓楼大街街头的一场时装秀,与外国游客在T型台上迈着猫步走秀不同的是,中国早期模特是从街头款款走来。(摄影:张风)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工业由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短短几年,出口贸易迅速扩大。图为80年代末,陕西省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西北第一印染厂。(摄影:鲁东生)

13. 我国第一所全国性服装教育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诞生。1987 年10 月,北京化纤学院改建、扩建并更改校名,成立“北京服装学院”。1988 年5 月10 日,举行命名典礼大会。

14. 1990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已占世界总额的7.48%,所居位次提高到第四位。图为1990年上海经贸洽谈会纺织厅一角。(摄影:李维良)

15. 企业改革伴随着时代潮流有了新的发展,经营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改革使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图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挂牌仪式。

16. 90年代,为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结构的矛盾,中国纺织总会遵照国务院的指示,努力通过压锭来调整产业结构。图为上海首批压锭现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提供)

17. 随着我国纺织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纺织面料产品种类增多,各种精梳产品向优质化进一步发展,适应了时尚方面各种不同的需要。图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身着北京毛纺织厂面料制作的服装入场。(原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提供)

18. 90年代,化纤建设发展更加注重增加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比重,积极开发新型纤维,以适应纺织深加工需要。到1998年,我国化纤产量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广东新会锦纶厂提供)

19. 中国人口众多,12亿多人口的穿衣需求,必然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超级服装市场的形成。图为1993年,第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幕式现场。(中国服装协会提供)

20. 1997年我国服装工业产值同比增速达到21%,产量达97亿件,居世界首位。杉杉、雅戈尔成为90年代百姓知晓的品牌。图为杉杉产品发布会。

未 完 待 续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fzfzzk

新浪微博:纺织服装周刊

仪征:加快5G智能工厂建设 跑出提质增效“加速度”

智能化和信息化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仪征积极鼓励传统制造业引入“5G+工业互联网”技术,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仪征将实现工业领域5G网络深度覆盖。

扬州新联汽车零部件是仪征一家从事车身焊接件生产的企业。生产车间里,搬运机器人将生产物料及时准确的搬运到各个生产工位,焊接机器人根据预定程序设计进行焊接作业。扬州新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文果介绍,他们的焊接生产线通过引入5G技术及网络,升级5G+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5G工厂的改造使产品合格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成本也得到了相应的节约,为公司增加效益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在产品检测环节,公司通过基于“5G+”的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多工位在线检测,有效降低产品不良率。目前,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1%,产值成本率降低了2.9%。

赵文果介绍,未来他们将把生产检验在线的检测与5G相融合,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就得到在线检测,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与合格率。

近年来,仪征制定科学、精准的5G工厂建设方案,确保申报材料与设施建设达标。截止目前,累计建成省级“5G工厂”3个,5G融合应用项目14个,投资金额超5000万元。“5G工厂”已成为仪征信息化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特色重点工作,在扬州全市稳居前列。

仪征市工信局局长邵士翔介绍,力争到2025年,仪征市建成1500个5G基站,实现工业领域5G网络深度覆盖,制造业5G应用从辅助向核心生产环节加快突进,推动以“智”变创“质”变。

来源 | 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 | 万园艳

相关问答

昨天下午再江苏省 仪征 市天空中怎么有飞机飞来飞去的?

航拍时直升飞机的噪音和颤抖更是让所有摄像师无法释怀的死结,使得航拍只能用于远距离镜头的拍摄,而无法反映拍摄对象的细节运动。航拍成本问题与沟通对于...